保守国家秘密
是每个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,
也是保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手段。
新修订的《保密法》今年5月1日起施行
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月27日第八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》(以下简称《保密法》),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予以公布,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。这是《保密法》自2010年修订后的第二次修订,全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,更加体现法治精神,更加适应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。
一、为什么保密?
在人类社会生活中,总是存在某些需要限定知悉范围的信息或事项,是谓秘密。根据涉及利益的主体不同,可分为国家秘密、工作秘密、商业秘密、个人隐私。持有秘密的主体,可以是个人、家庭、机关单位或社会组织,可以是政党集团或国家。
之所以要保密,是因为秘密一旦超出知悉范围,失去控制,就会损害特定主体的安全和利益。而这其中,最特别要保护的就是国家秘密。
二、为什么说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?
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,这在我国的根本大法《宪法》和《保密法》中有明确规定。
《宪法》第五十三条规定: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,保守国家秘密,爱护公共财产,遵守劳动纪律,遵守公共秩序,尊重社会公德。
《宪法》第五十四条规定: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、荣誉和利益的义务,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、荣誉和利益的行为。
《保密法》第五条规定: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。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、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、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都有保密的义务。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,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。
这就是说,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,根据我国《宪法》和法律的规定,在享有公民权利的同时,必须承担公民的义务。保守国家秘密,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,关系到社会的稳定,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。因此,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。
三、什么是国家秘密?
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,依照法定程序确定,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的事项。它包含三要素:一是构成国家秘密的实质要素,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受到损害,体现了国家秘密的本质属性。二是构成国家秘密的程序要素,必须依照法定程序确定,做到权限法定、依据法定、内容法定、标志法定。三是构成国家秘密的时空要素,国家秘密应当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,国家秘密的存续时间和知悉范围是可以控制的。
四、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包括哪些?
《保密法》第十三条规定,下列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,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、经济、国防、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,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:
1.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;
2.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;
3.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;
4.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;
5.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;
6.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;
7.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。
五、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失泄密?
1.不私自打听、索取、传播国家秘密或敏感信息;
2.不非法获取、持有、买卖秘密文件、资料;
3.不私自抄录、复印、翻拍秘密文件、资料;
4.不在互联网发布涉及国家秘密的言论、图片及视频音频信息;
5.不用钉钉(浙政钉)、微信、微博、QQ等社交工具发布或转发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;
6.不用手机谈论国家秘密事项或发送涉密信息;
7.不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,不连接免费或没有加密防范的wi-fi网络;
8.不私自引带境外人员进入涉密场所;
9.不在军事禁区或军事管理区进行非法测绘或拍摄。